🦄 Uniswap 技術分析系列 #4:代碼驅動的組織 你好,我是 BQ 開發者。@BQ_Developer 到目前為止,我們已經看到了 Uniswap @Uniswap 從 V2 到 V4 的技術演變,但現在最重要的問題仍然存在。 誰來決定這個系統的未來? 🤔 完美技術為何會被突破的原因 直到 2020 年 9 月,Uniswap 並沒有代幣。 Hayden Adams 和團隊做出了所有決策,實現了每日交易量達到 10 億美元,並且平穩增長。 然後 Sushiswap 出現了。他們簡單地複製了 Uniswap 的代碼,並添加了 SUSHI 代幣獎勵,僅在 5 天內,21 億美元的流動性流失。 這是開源局限性顯現的時刻。代碼可以被任何人複製,如果有更好的激勵,流動性會立即轉移。 ⚙️ 權宜之計:UNI 代幣 Uniswap 立即推出了 UNI 代幣。 10 億個代幣中有 60% 分配給社區,400 UNI 被空投給 250,000 名過去的用戶。他們宣稱,現在代幣持有者將通過投票決定一切。 但現實卻不同。 🎯 治理的現實:冷漠與集中 四年後,僅通過了 20 項提案。 平均投票率為 2-3%。大多數持有者不參與投票。他們發現很難理解複雜的技術提案,並且知道大玩家無論如何都會做出決定。 事實上,前 10 個地址持有 45% 的投票權。a16z 單獨持有 7%。 更有趣的是 Uniswap Labs 的地位。他們處理核心任務,如 V4 開發、前端操作和監管響應……治理僅僅是蓋章最終批准。 💭 去中心化的悖論 最終,UNI 代幣創造的是一種新的集中形式。 一代幣一票意味著資本力量等於權威。複雜的技術決策需要專業知識,但只有少數人同時具備專業知識和資本。 三年來未能達成結論的費用切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是否與一些 UNI 持有者分享 LP 利潤似乎是一個簡單的問題,但沒有人能承擔責任並做出決定。 ✏️ 總結系列 從 V2 到 V4,Uniswap 實現了技術上顯著的演變。 但最難的問題不是技術,而是治理。 雖然代碼可以被複製,但社區無法被複製。 Web3 的真正挑戰不是創建一個完美的協議,而是實施真正的去中心化治理,你不覺得嗎? --- 你的點讚和分享是愛 🥰 #BQDeveloper #Uniswap #UNIToken #去中心化的悖論
🦄 Uniswap 技術分析系列 #3:可編程交易所 大家好,我是BQ開發者。@BQ_Developer 在上一部分中,我們談到了 Uniswap V3 為了效率而放棄簡單。 這一次,我們來談談 Uniswap 如何面臨另一個根本性的限制。 🤔 創新的悖論:即使你有新想法,你也寫不出來 Uniswap 到 V3 的進展令人驚嘆,但有一件事保持不變。 一旦部署了協議,就永遠無法更改。 這是區塊鏈的核心價值,不可篡改,但也成為了創新的枷鎖。 讓我舉個例子。如果在市場波動時自動調整費用為0.5%,在穩定時自動調整為0.1%,您將獲得更多的LP,交易者將能夠以公平的價格進行交易。 這個想法很好,但在 Uniswap 上卻不是。佣金率嵌入在代碼中,因此任何人都無法更改它。 那為什麼不創建一個新協議呢? 這就是 DeFi 的嚴酷現實發揮作用的地方。Uniswap ETH/USDC 池中已經有 1 億美元, 新協議應該從零開始。如果你試圖只改變 1,000 美元,如果價格下跌 5%,誰會花它? 沒有交易者,LP 不來,沒有 LP,交易者不來,死亡循環開始。 ⚙️ Uniswap V4 的思維轉變:將流動性與邏輯分開 V4 從完全不同的角度處理了這個問題。 「如果我們讓流動性池保持原樣,只改變交易邏輯呢?」 鉤子系統的核心是這種分離。 以前,單一智慧合約負責從儲存資金到執行交易的所有事務。 V4 將其一分為二。 - 核心協議:只負責流動性管理 - 鉤子:負責交易流程的詳細邏輯 現在,如果你有一個動態費用的想法,你不需要創建一個新的協議。 你只需要在現有的 1 億美元池中添加一個鉤子。 在交易之前,掛鉤可以控制檢查市場狀況、調整費用和執行交易的整個過程。 同時按原樣使用現有的流動性。 💭 無限可能創造的新混亂 V1 很簡單,V2 仍然很簡單,V3 更複雜,但規則很明確。 V4 使規則本身可編程。 現在有數十種方式可以交易相同的 ETH/USDC。 有些鉤子捍衛 MEV,有些減少價格衝擊,有些只允許在特定條件下進行交易。 我認為這裡最大的問題是普通用戶如何選擇它。 安全是最大的問題。鉤子可以在交易過程中執行任意程式碼。 惡意掛鉤可以潛入更多代幣或竊取特定地址的費用。 然而,普通人幾乎不可能閱讀和驗證智能合約代碼。 🎯 一種新的去中心化形式 當我看到 V4 所創造的情況時,我想到了一個有趣的問題。 如果協議是完全開放的,但實際上只使用了少數經過驗證的鉤子,這真的去中心化了嗎? 也許 V4 正在嘗試一種新的去中心化形式。 保持基礎設施的中立和不變,但將其之上的應用層留給市場選擇。 就像 TCP/IP 提供中立的通訊協定一樣,Google 和 Facebook 在其之上自由競爭。 最終,V4 所展現的,是 DeFi 的成長煩惱。 從 V1 和 V2 的「適合所有人的簡單工具」到 V3 的「專業人士的高效工具」, 現在它已經演變成一個「由開發者創建、市場選擇的平台」。 不管你喜歡與否,不知道這是否是去中心化金融的成熟 ✏️ 在下一部分中, 從技術上講,一切似乎都解決了,但最後一個問題仍然存在。 誰將決定所有這些協議的未來? 在第 4 部分中,我們將了解 UNI 代幣和治理所創造的新權力結構。 --- 你的點贊和分享就是🥰愛 #BQ개발자 #유니스왑 #V4 #프로그래밍가능성
查看原文
6,355
10
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說明,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。該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代表 OKX 觀點,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,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。請閱讀鏈接文章,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。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。包含穩定幣、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,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。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,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