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C币 VS Hyperliquid:丧钟为谁而鸣,只是融资模式的差别?
看完 Hyperliquid 创始人 Jeff 的访谈,我强烈建议,每一个还在讲融资故事的Web3 项目方,都该逐字研读这篇文章。
表面上,VC币的失败与 Hype 的成功,好像只是一个靠融资、一个自筹的路径之争。但真正的分歧,远比这个深刻得多。
根本的差异在于:谁才是这个项目的终极受益人。
以前VC币的模式,就是收割流动性,各种叙事也无非是兜售代币,服务于资本的退出,用户只是最后一棒的买单者。
而Jeff在文中讲的很明白了:要让用户从你所做的事情中获得实际价值,而不是让早期投资人受益。
言外之意就是,在 Hyperliquid 的机制下,代币并不是目的,而是产品跑通,用户认可后,巩固用户信任与正向收益结构的延续。
所以,从这个角度上,能真正决定项目生命力的,并不是融资方式或者融资金额、产品有多牛逼,而是你所有的这一切究竟是在为谁创造价值。
这才是VC币为何崩塌,Hyperliquid为何崛起的根本原因。
所有的VC币,其实都应该问一下自己:你到底创造了什么价值,你打算让谁分享,在整个利益结构里,是为了用户长期受益,还是资本的短期套现?
答错了,那么丧钟下一刻就为你而鸣。
金融的本质只有两个问题:你是否真的创造了价值?你是否真的愿意让用户分享它?
Jeff已经用 Hyperliquid做了回答,但我不知道,行业接下来,还能给出几个?
5.11万
197
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说明,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。该内容仅供参考,并不代表欧易观点,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,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,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。请阅读链接文章,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。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。包含稳定币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,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。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,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。